师德建设专题会心得体会
当我们受到启发,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,有这样的时机,要好好记录下来,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。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德建设专题会心得体会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,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。可以说,教师是除家长外,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。特别是小学生,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,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、最信任、最崇敬的人,所以教师的道德、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地影响,甚至会影响其一生。所以,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问题,同时,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,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,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。因此,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。而良好的师德师风,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。
教育事业是一种特殊的事业,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行业。之所以特殊,就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、有情感、有自身价值活生生的人。要培养人,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传授知识,使学生懂得教育规律,掌握教学理论与方法;另一方面则要塑造人的灵魂,陶冶人的情操,要求教师教书育人。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,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,即所谓的"身教重于言传”。
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,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,教师对工作的态度、对学生的态度、对社会的看法,甚至其举止等等,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。所以,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,为人表率。尤其作为寄宿部老师,绝对不可以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平常与学生的相处中,正人先正己,育人比教书更重要,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,但一个人的道德观、世界观一旦形成,就很难改变。
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,没有良好的师德,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,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。作为寄宿部老师,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寄宿学生一周有五天都在学校,学生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都长,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我们,就希望我们能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所有孩子。虽然每个寄宿部老师带的孩子很多,但怎样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孩子就要求我们平常更加细心,增强观察力,从他的一举一动以及状态就能发现孩子的问题,这才是一名称职的寄宿部老师应有的素质。温总理说:“公平公正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太阳。”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,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,不放弃每一名学生,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,应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,以爱的智慧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,以爱心点燃学生的学习智慧,看着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,这才是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。
师德的核心问题是"爱",这种"爱"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,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。它表现在:当学生受到挫折、处境困难的时候,给以同情、关怀、体贴和帮助;对待学生的提问,耐心细致,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;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,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;我们应对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,把学生看作学习、生活的主人;对学生严格要求,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。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虽然是寄宿部老师,但我仍感责任重大,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,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,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,观点具有“权威性”,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,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。我时常会注意了解学生的一些想法,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,然后我们再讲讲我们的看法,不同之处我们探讨,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。同时对我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。可以说是以“人”为本,鼓励学生积极思考、创新。
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,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,今后的工作中,我定会更加努力,加强学习,提高素质,完善自己,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。
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,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,必须具备怎样的道德风范。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,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。所以说,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。
我个人认为,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,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:
一、爱岗敬业。
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,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,不计名利,积极进取,努力创新。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,不求最好,但求更好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,不断进取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,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,读书是立生之本,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、读好书,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,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.生活。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,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。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,才不会叫苦叫累,学习让我明白了,作为一名教师,我们要甘为人梯、乐于奉献、静下心来教书、潜下心来育人。
二、尊重、关爱每一位学生。
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。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,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。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,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,他们才会尊重老师,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。我们要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,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、爱中有严,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,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,相反,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。
三、努力进取。
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,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,不断提高自身素质,不断的完善自己,才能教好学生。如果自身散漫,怎能要求学生认真。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,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。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,积极学习,不断开辟新教法。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、高效、生动、独特。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,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,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。
四、以身作则。
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
五、刻苦钻研业务。
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。只有精通业务,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,而不至于误人子弟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,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,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,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,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,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,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,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,孜孜不倦的学习,积极进取,开辟新教法,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,诲人不倦、精益求精。
六、加强学习、提升教师魅力。
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,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
模范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:教师除了要修品,还要练功。要勇于改革和实践,探索和创新。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,教师任重道远。因此,我们要更新观念,变教育者、传授者为指导者、促进者、设计者、沟通者,以生为本,以情为主,尊重学生爱学习、爱自由、爱快乐的天性,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,也一定能够学好。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:先学后教、教少学多,追求不教而教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。
我深切体会到教师的道德风范,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因此,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责任的同时,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知识修养,使自己具备浓情厚爱,崇高的师德;创新
最近,教育系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教师师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,每个老师都在学习模范教师、学习师德规范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,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,我本人就“师德”这一话题也有自己的体会。所谓师德,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。“爱岗敬业,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,诲人不倦……”这都是师德。早在唐朝,韩愈就在《师说》中赋予了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:“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……”,而现代社会更是赋予了教师这个职业新的内涵。“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”,教师是园丁、春蚕、蜡烛;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,同时也感到自己背负的责任多么重大。
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,而教育的兴衰系于教师。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、人才的竞争。教师,肩负着国家兴衰成败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。要培养高质量、高品格的人才,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,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,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。因此,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,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,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,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。
进入新世纪,当人们的价值观、人生观改变的同时,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,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。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、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,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,教师要能抵御诱惑,守得住寂寞,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。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;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平凡;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。因此,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,要一身正气,为人师表。
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?我认为,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。
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,才会依法执教,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;才会爱岗敬业,乐于奉献,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;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,规范自己的言行,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、廉洁从教。
教师这个职业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冰冷的产品,而是一群鲜活的生命,他们有自己的看法,有自己的情感。他们会辨别真假,会作
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,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。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,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,容易形成特别性格,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、热情鼓励、耐心帮助,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“心中的坚冰”,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。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,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,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,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。
教师除了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外,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。
文档为doc格式
【师德建设专题会心得体会】相关文章:
Copyright © 2024 万优心得网 www.wananaiko.com 版权所有